守城是二战风云中至关重要的战略环节,其核心在于合理配置防御设施、优化资源分配以及灵活运用战术策略。城墙是守城的基础,必须优先升级至最高等级,同时搭配榴弹炮和碉堡等防御建筑,形成多层次防护体系。雷达站的等级直接影响反侦察能力,建议尽早提升,避免敌方轻易获取城防情报。司令部内的防守战术应设置为待命,防止部队自动出击导致防御空虚。仓库的建设同样不可忽视,它能有效保护资源不被掠夺,尤其在离线时尤为重要。
资源调配是守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粮食储备需维持在较高水平,确保人口稳定增长,避免因民心下降引发内乱。钢铁和石油是升级防御设施的主要资源,需优先保障其产量。税率设置需谨慎,过高会导致民心骤降,建议控制在20%-30%之间,平衡黄金收入与民心稳定。市政厅的民心管理功能需定期使用,尤其在遭受攻击后及时恢复民心,防止城市陷入混乱状态。交易所可作为应急手段,在资源紧张时快速调整库存。
市长应选择后勤属性较高的军官,提升资源生产和建筑效率。军事型军官适合在遭受攻击时临时任命,增强部队防御能力。军校需定期刷新,储备高星级军官以应对不同战况。参谋部的等级决定了可容纳军官的数量,建议尽早升级。军官技能书应优先用于提升防御类技能,如战术防御或反侦查,这些技能能有效降低敌方攻击效率。
侦察机群应保持一定规模,定期巡查周边区域,提前发现敌方集结迹象。若侦查到敌方大规模部队,可主动派遣部队干扰其行军路线,或联合盟友进行围剿。城防部队的编制需均衡,轻型坦克与突击炮适合近程防御,火箭部队则能远程消耗敌方兵力。空军单位如歼击机可快速支援受攻击区域,但需注意燃料补给。守城并非孤立行为,与军团成员协同布防能大幅提升生存概率。
科技中心应优先研究侦察技巧和建筑加固,前者增强情报优势,后者直接提升城墙耐久度。军事区的建筑升级顺序应为雷达站、司令部、仓库,随后是军工类设施。野地占领可提供额外资源加成,但需分兵驻守,建议选择距离主城较近的高等级野地。若处于弱势,可采用闭门不出策略,集中资源修复城防,避免与敌方正面交锋。守城的终极目标是形成威慑,使敌方权衡代价后放弃进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