驱逐舰作为舰队中坚力量,其武器系统的加点策略直接影响战场表现。优先强化主武器系统的火力输出是核心思路,包括提升主炮攻击力、副炮攻击力及导弹伤害。武器加点需根据舰船定位选择,对舰输出型应侧重冷却时间和伤害强化,防空型则需优先提升对空锁定效率与拦截能力。策略技能的优先级普遍高于基础属性,例如火力倾泻优势输出等能显著提升爆发伤害。装甲系统与能源系统的协同加点不可忽视,确保生存能力与火力持续性的平衡。
针对不同型号驱逐舰,加点需差异化处理。斗牛系列突击型建议优先点出策略技能优势输出,配合两攻击两冷却加点形成高爆发对舰能力;其防护型则需强化近防脉冲炮系统,侧重对空命中与拦截效率。谷神星载机型需将载机锁定、载机冷却、载机命中作为核心加点,提升护航艇作战效能。AC721导弹型应专注MK-200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的伤害与冷却强化,同时补足反小命中属性以应对护卫舰集群。
动力系统加点常被低估,但实际影响显著。曲率引擎速度提升可优化舰队机动性,尤其对需要快速支援或撤离的战术场景至关重要。斗牛突击型建议放弃曲率速度而强化基础移动速度至845,使其在近距离突击中更具优势;AC721运载型则需曲率与移动速度兼顾,确保资源运输效率。部分型号如阋神星装甲驱逐舰可牺牲机动性换取护甲,但需通过指挥系统巡逻防御弥补位移短板。
苔原支援型作为修复舰,无人机系统的维修量与返回速度必须点满,同时舍弃策略技能以换取更高治疗频次。亚达重型攻坚型的主武器轨道炮需优先命中率与爆伤,弥补其基础命中不足的缺陷。创神星鱼雷型若配备永远的北极星投射系统,应放弃暴击属性,专注单发伤害与反大命中,以针对性打击巡洋舰等高价值目标。
武器加点的最终目标是构建攻防一体的舰队体系。驱逐舰作为多功能平台,既需通过主武器强化承担输出职责,也要依赖装甲与能源系统维持战线稳定。实战中需根据敌方舰队构成动态调整加点方案,例如面对航母编队时优先防空属性,对抗战列巡洋舰则需强化穿透伤害。定期复盘战斗数据并优化加点分配,是提升驱逐舰战场效率的关键。